ipo审核趋严新一轮发审委的审核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自新一轮发审委集体亮相以来,a股市场就基本上呈现出ipo审核趋严、ipo审核通过率骤降以及企业终止审查数量骤增的现象。其中,从过去一个月的情况分析,被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创出了阶段性的新高,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就占据了全年终止审查数量的30%。
实际上,随着ipo否决率的持续攀升,加上企业终止审查数量的骤增因素,在最近一段时期内,a股市场的ipo核发数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从最近两周的ipo发行节奏来看,基本上维持在单批次3家,募资规模在10至20亿元附近的水平。很显然,对于这一核发数量以及募资规模,已然与之前的平均水平骤然下降,这也与新一轮发审委的审核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归根到底,从ipo否决率提升、终止审查企业数量骤增的现象来分析,本质上还是要提升上市入口关的把关能力,而通过入口严格把关,进而提升整个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水平,这对于股票市场的长期性发展还是具有积极性的影响。
不过,与2017年的其余月份相比,当年12月份的其余企业终止审查数量就出现了显著地攀升,这不仅与新一轮发审委严格把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而且也与强监管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在最近一段时期,无论是对拟发行上市的企业,还是对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而言,还是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在此期间,不仅需要对在审项目的严格审核,而且还需要应对监管趋严的压力。在此过程中,现场检查、监管问询等动作不断,而在重重压力之下,部分企业不得不主动撤回申报材料,而这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018年,无论是对拟发行上市的企业,还是对中介机构而言,其整体压力并不会较2017年明显减缓。在强监管的大背景下,预计ipo审核趋严的状态仍将延续,而对于不达标、不合规的企业以及中介机构,也可能会承受着较高的处罚成本。受此影响,2018年ipo审核通过率仍有望保持较低的水平,而严把上市入口关的做法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常态化现象。
时至目前,从最新的数据统计,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仍然多达501家,这与以往7、800家的数量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不过,从最近一段时期的审核力度来看,也意味着未来a股市场的发展思路可能会有所改变,并从以往注重数量与速度的增长模式,逐渐演变为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
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这确实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企业质量,这对市场而言,也是一件好事。但,面对时下容量庞大的市场,仅仅依靠入口关的严格把关,还是不够的,而作为出口关,同样重要,这也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由此可见,对于a股市场的发展任务,仍显任重道远,而强监管以及审核趋严的举动,料会成为2018年的发展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