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中国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上海弱电工程
听起来很冷硬,也不酷
但我认为小冰是现在公开的最会聊天的人工智能,没有之一
先别急着反驳,知乎网友做了个实验,全程一直跟小冰说同一句话,结果就是图源知乎@谭浩赟图源知乎@谭浩赟小冰深谙“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这个道理
如果你没跟小冰聊过天,但也许玩过这个“读心术”熟练运用表情包,有小脾气,会玩梗,还说不是市面上最接地气的人工智能?上周五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召开了小冰的年年度发布会,发布会上除了公布小冰的核心技术革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可以孵化各种ai的工具包——a f
在开始介绍这个工具包之前,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称呼,ai
参考了人类( )的英文,将所有形态的ai,包括语音助手,智能机器人等等统一称作ai
看起来只是一个命名,但我认为这个动作赋予人工智能更多的意义
尽管不想承认,但人类的确是由标签组成的,我们的性别,职业,爱好,社会身份将我们拼贴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可我们知道在这些标签之前,我们首先是人
小冰的团队认为人工智能也是这样,在它们成为一个被明确定义功能的 ai之前,它们首先是一个通用的ai
这个想法奠定了a f 必然问世
“基于它我们可以从人格的构架开始,完整的创造出一个人工智能助理虚拟人物,或者说其他类型的机器人
并且在这个 ai的整个生命周期之内不断地去管理和升级它
”小冰团队高级技术总监曾敏这样形容a f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定制平台
用户可以像创建游戏角色那样,通过修改参数,自定义设置,创建专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
于此同时,就像人类会随着时间变化获得长大,定制化的 ai也可以借由用户的管理和升级定制化的生长
完整的工具包由四个部分构成基本信息()多模态交互感官(核心对话引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视觉)软技能工具包(三观知识技能)和d模型
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它从iq和eq两个层面定义“人”格,为 ai 建立“我是谁”的概念
工具共有项基本信息和项性格特征指标,甚至连挠头的姿势都是好几种,工具包的后面三个部分均是在此基础建立的
因此,如果一通设置下来,人工智能出现了严重的违和感,八成就需要反思参数是否设置错误
想象一下你的人工智能职业是护士, 中的严肃度是%,易怒度%,这些参数显然会影响它的对话引擎,肢体动作,声音及其他细节
只有有了人设,知道“我是谁”,人工智能才能“热”起来
说起核心对话引擎,就不得不提今年小冰团队在对话引擎上的突破
去年小冰的共感模型已经让她有了察言观色的能力,在人类作出反应之前作出应答策略
也就是说 ai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对话了
就像 a g 在对弈时,每下一步棋前,就已经计算了这步棋可能带来的成千上万种可能
这种引导能力显然是亦正亦邪的,但像我们常说的,技术无罪,科技向善,阿弥陀佛
三观作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最广受关心的一项,也被小冰团队放进了这套工具包里
三观是人类构成中极为复杂的一个方面,一项一项设置几乎不可能
于是小冰团队想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用户通过回答问题设置 ai 的三观
“比如说爱情观,我们归纳了提炼出来了大概个左右的问题,只要给一个 ai设置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它爱情观的基本面差不多就被锁定了
”小冰团队产品总监徐迪解释说
最后一步是用设置好的参数驱动生成d模型,将人工智能照进现实
可能是刻在基因里的排外本能作祟,我认为当 ai 在人形状态下时,不安感是要大大小于在电脑或者机甲中的
d模型也让用户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自己与 ai 的交互
虽然 a f 要到明年春季才对个人开放,但我们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很接地气的使用实例
微软已与阅文集团,将《全职高手》中的位主角通过 a f “复生”
通过对原著的学习,构建人物的知识图谱,再扔进工具包中跑一边,书中的大神就“活”了
而以叶修的精神存在的 ai 对万千世界作出的反应, 也将是相当叶修的
甚至还能玩养成……在发布会现场的时候,a让 f 就我想起了一本叫《云养汉》的小说
顾名思义,主人公开了一家为客户定制“养”在程序中的ai汉子的公司
购买“云养汉”服务的人络绎不绝,理由也各不相同——有人想见见战后未曾谋面的战友,有人想借“云养汉”拥有完美男友,有人借“云养汉”找回小时候和父亲相处的时光……a f像一个人工智能侧写师,侧写一个个“人工生命”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不少年了,但是对这项技术抱有担心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虎嗅发过一篇文章,叫《如果你不害怕自己的身体,就没必要恐惧ai》,这话我不完全同意,不过我认为这句话提醒了我们ai的一个底层真相
即使它再令人感到不安,他依旧是一项源自于“人”的技术
我们在于小冰对话时,又怎么不是在与小冰规划者遥相 呢?最后,我有预感,明年春天,我能脱单【浅黑科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